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茶价“闪崩”,数亿元被“套牢”:“金融茶”暴雷背后的庞氏骗局

时间:12-24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45

茶价“闪崩”,数亿元被“套牢”:“金融茶”暴雷背后的庞氏骗局

2023.12.18本文字数:3653,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导读:有专业人士表示,所谓“金融茶”,销售茶叶却不交付实物,承诺一定期限后回购,这类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隐藏较大风险,还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作者 |第一财经 王方然近期,在广州芳村的古桥茶街,一家名为“昌世茶”的公司因茶价“闪崩”卷入舆论风暴中心,事件涉及500多名茶商,总金额高达数亿元。茶商唐云在2个月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昌世茶的第一个产品,每次买入后在二级市场卖出都能赚取高额利润。在她看来,大多芳村茶商对炒金融茶并不陌生,甚至不少是在这一领域深耕已久的老玩家。但与以往相比,这次昌世茶价格猛涨到崩盘的时间早于预期,仅仅一周时间就从5万多元/提(茶叶交易单位,每片重357克,每提7片)的网红茶变为流通性接近于0的“废票”。许多茶商刚刚入场就被“套牢”。与以往承诺回购兜底的传统金融茶模式相比,这次暴雷的昌世茶玩法更加隐秘。据参与的茶商对记者透露,厂家没有在合同或文字记录中承诺回购,而是疑似利用“茶托”实时更新报价,制造茶叶不断上涨的假象,诱使更多茶商加入。值得注意的是,昌世茶已不是近期第一家暴雷的“金融茶”,仅在广州芳村一带,今年就陆续有茶有益、昌世茶等4家厂商茶价暴跌。在这背后,曾一度风起云涌的“金融茶”模式风险增大,“量在价先”的迹象明显,即茶叶价格仍处于高位,但交易活跃度已经开始萎缩,“接盘”力量逐渐减退。有专业人士表示,所谓“金融茶”,销售茶叶却不交付实物,承诺一定期限后回购,这类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隐藏较大风险,还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闪崩的茶叶在昌世茶最新一款产品“昌世雄峰”价格暴跌后,唐云还曾在某平台上以7000元左右的低价收茶。“我只买了前两个产品,都顺利拿到收益。最后这期是因为资金问题没有购买。当时看价格跌了还想抄底赌一把。”唐云说。不过,随后唐云意识到,市场到处都是出售者,而收购者寥寥无几。于是她临时停止了收购。与唐云不同,茶商李维则完整经历了昌世茶价格的迅猛起落,在最新一期茶叶买卖中,损失约15万元。在此次价格“闪崩”的“昌世雄峰”之前,昌世茶还推出过4款产品,分别为昌世天下、昌世茗雅、昌世亨泰、昌世通济,全部是限量购买。李维在试探性买入两期后发现,这些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很快。每次购买新产品后,总有人在社交平台群组中溢价收购。甚至仅隔1小时,回购报价可能就高上千元。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昌世茶旗下的某产品8月底上市之初,每提价格3.2万元,短短1周后市场价开始突破5万元。在9月中旬突破6万元,11月30日阶段性高点价位达到7.28万元。以此计算,涨幅接近127%。在芳村经营茶叶生意多年,李维此前也颇了解金融茶套路,一般厂商会默认向购买茶商高价回购,以吸引参与者一起炒高价格。而这次略有不同,昌世茶虽在前几期产品发行时有相应口头承诺,但几乎均未留下文字记录。这些产品博取茶商信任的方式主要是线上社群中实时上涨的回购价格,和许多看似收购热情高涨的茶行。直到昌世茶推出最新一款产品“昌世雄峰”,宣布不再限量时,大多参与茶商仍然沉浸在营造出的茶叶暴涨氛围中。11月29日,这批每提售价5万元以上的产品首次面世,约有500多家茶商参与。但与前几轮不同的是,当日晚间,社交群内出价“收购者”寥寥无几,甚至开始出现折价收购。最终,一些购入产品的茶商发现,两周前仍是市场稀缺的硬通货,目前已无人接盘。如何操盘?有业内人士表示,高价的“金融茶”往往是资金堆砌和控制发行量的结果,通过锁仓和对敲等手段,不法茶商便能够轻松将茶叶商品转变为金融产品从而获利。不过,与传统金融茶承诺回购用以抬价不同,一名业内人士称,此次昌世茶炒作方式疑似“滴水滚珠局”,即“庄家”寻找或制造某类稀缺性资源,加以包装概念、引入“茶托”哄抬报价,在市场中制造稀缺性的假象。先限量投入市场,分阶段叠加,最后涨至高位时抛盘走人。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这类局主要由品牌方、茶托、茶商三类角色构成。一般而言,厂商即是庄家,他们制作某类具有稀缺性的茶叶产品,并向代理商、散户公开发售。茶叶发售后,从一级市场进入二级市场后,就会有庄家安排的茶托出场,他们频繁报价,逐步抬高价格。当限量发售的大部分茶叶回到茶托手中时,此时茶托就可以较为容易地在二手市场中“控盘提价”。反复炒作几轮后,茶价走高,也可让部分早期参与的投资者获利,强化信心。等到时机成熟,“庄家”再高位抛盘。而在其中,茶商的角色则是“接盘方”。如果市场宣传效果好,有真实消费者入场“买单”,则虚价将会“做实”,厂商、接盘的茶商可以“炒”出高额利润。但如果市场真实消费者迟迟未至,厂商就需要更多茶商“击鼓传花”以维持高价,加盟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时,部分茶商会加盟成为代理商,有一定的配货金额、锁仓时间限制,与厂商的利益高度捆绑。李维也指出,在此次参与“昌世雄峰”认购、被卷入价格暴跌的500家茶商中,约有一半是昌世茶的代理。据记者进一步了解,此前昌世茶旗下加盟商分为三类,包括授权合作店、授权体验馆、授权渠道商。其中授权体验馆还分为V1、V2、V3三个级别。在复杂的加盟商层级分类下,配货金额、保证金要求也不同。其中最高等级的授权渠道商,首次配货金额为150万元,保证金需要15万元。“相较于散户,加盟商一般会签订合同,需要批量投入,更容易形成稳定的接盘力量。”上述业内人士指出。金融茶乱象值得注意的是,昌世茶价格闪崩背后,金融茶市场的风险正在逐步积累。在广州芳村,今年已有多起金融茶暴雷先例。例如,6月,广东茶有益茶业有限公司曾向客户推荐“理财茶”,承诺30天内公司高价回购,但随后宣布停止回购。为何多次暴雷,仍有茶商热衷参与炒茶过程?这与金融茶本身的市场特性有关。多位茶商对记者表示,金融茶的发展历史已有多年,在此前行情好时,参与茶商众多,已形成一套固定模式。另一方面,在茶叶利润逐渐摊薄背景下,参与金融茶炒作是很多茶商赖以为生的手段。“前两年因为疫情影响,线下茶叶生意不好做,大家压力都大。”唐云介绍,而大多金融茶炒作的周期比较长,早期参与者获利概率大。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金融茶“炒茶”的发展已相当专业化,甚至衍生出一级发行市场、二级交易市场,报价系统、交易平台、指数等完善的配套工具。以某找茶平台为例,其首页中不仅清晰列明茶叶的大盘指数,还有细分板块的实时热度指数。而在具体茶品中,不仅会列明价格走势、参考报价、撮合买卖、涨跌排行榜,同时还可以购买“散片”(茶叶术语,每片重357克)。该平台自身也可提供鉴定、买卖服务,买卖范围覆盖多款热门茶品。“虽然这类信息平台看似透明,但容易被厂商操控。”一名业内人士介绍,一般而言,茶叶发行销售类似一级市场,散户买卖是二级市场。而在一二级市场中间活跃着大量的中间商,他们批量从厂家收购茶叶,再向市场销售炒作获利。这类交易平台看似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实际自身也参与囤积出售茶叶过程,或与代理商、厂商有密切联系。同时,这类平台的实时价格通常会根据收购价、卖出价而变化,部分“茶托”也会借此渠道哄抬价格。以“昌世雄峰”为例,在价格闪崩后,还有茶商在平台上频繁出价,有账号当日以6000余元的价格分多次收购“昌世雄峰”。同日,该账号又以8500元的价格开价售出。截至记者发稿,该平台上仍有不少茶商频繁为昌世茶报价。风险几何?金融茶接连暴雷后,市场上仍有不少热门高价茶。在多个茶叶交易平台,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某颉号、某祥瑞品牌茶叶每提价格接近10万元,某班章产品每提价格超11万。其中,价格涨幅最明显的是X茶品牌。信息显示,该品牌成立于2022年,旗下有多个屹系列产品,价格在每提4万元~10万元不等,而且价格仍在走高。以其11月初刚上市的屹路长X为例,该茶上市之初价格就高达7万元,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上涨到了9.6万元,涨幅高达37.14%。二级市场价格仍在水涨船高的同时,接盘力量却逐渐衰退,“量在价先”的迹象明显。一名资深茶企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部分金融茶价格虽未大幅回调,但交易量已提前大幅下降。因此,金融茶击鼓传花的游戏很难继续,参与厂商或茶商开始停止回购或提前跑路。另一数据也能佐证这一说法。根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2022年我国茶叶相关企业注册量连续两年下滑,分别达22.27万家、19.94万家,同比减少28.68%、10.49%。当前,已有多地开始提示金融茶、理财茶风险。10月初,福建省发布关于防范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有个别茶企以销售茶叶的名义,向消费者销售茶叶但不交付实物,承诺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购。这类“金融茶”“理财茶”的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演变为一种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行为,隐藏较大风险隐患,可能涉嫌非法集资。12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及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提醒,公众品鉴、收藏茶叶时,应聚焦茶文化和茶本身的价值,拒绝“金融茶”投机活动。(唐云、李维均为化名)微信编辑| 苏小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